Nature报道北大物理新成果,首次观测到三玻色子联合产生(北京大学物理科学学院)

AIGC动态欢迎阅读

原标题:Nature报道北大物理新成果,首次观测到三玻色子

联合产生

关键字:玻色子,报告,夸克,粒子

,物理

文章来源:人工智能学家

内容字数:2614字

内容摘要:

来源:量子位

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又一次成功。

北大物理系领导的研究团队新成果,被Nature高度评价。

他们首次观测到双W玻色子与光子(WWγ)这一新型的三玻色子联合产生过程。

这一发现极为罕见和关键——

数十亿次“碰撞”才获得250次发现,概率仅为发现“上帝粒子”希格斯玻色子1/50,最终得以验证标准模型。

相关成果发表于《物理评论快报》,并被选为编辑推荐论文。

首次观测到三玻色子联合产生先简单了解一下,此次成果发现的主角——三种基本粒子。

两种电荷相反的粒子W玻色子W+和W-,以及一种光子γ。

我们知道,宇宙中有四大基本相互作用:引力作用、电磁相互作用、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。

每种相互作用都是由某一种媒介粒子传递的,它们被称为玻色子。

在标准模型里,无质量的光子(γ)传播长程的电磁相互作用。

而W玻色子是一种负责传递弱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。此前曾被发现并证明,W玻色子是参与核聚变的重要粒子。

但W玻色子的质量很重,约是质子的85倍,实验中通常很难被发现。只有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这样的高能量装置才有可能“撞”出1个。

而要找到像W+W-γ这种形态,更是难上加难。

研究团队在LHC

原文链接:Nature报道北大物理新成果,首次观测到三玻色子联合产生

联系作者

文章来源:人工智能学家

作者微信:AItists

作者简介:致力成为权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体和前沿科技研究机构

0
分享到:
没有账号? 忘记密码?